近日,
(资料图片)
部分老年人“阳”后
患“静默型低氧血症”的问题
引发民众关注,
不少家庭开始购置家用血氧仪,
以便随时监测血氧饱和度。
许多网店的血氧仪和制氧机出现缺货,
这也给了商家提价的机会。
据报道,
某药店销售的一款血氧仪,
标价为1380元。
有业内人士表示,
这波涨价潮里有炒作的水分。
血氧仪有多“火”?
当前,血氧仪“一仪难求”。
从事血氧仪销售的周先生表示,
所在公司的血氧仪
供货期排至3-7天后,
拥有排货资格的前提是
采购量达到10箱,
每箱的数量约在100个。
数据显示,
血氧仪12月的搜索量
较11月大涨了670倍,
而家用制氧机12月的搜索量
也较上月上涨了33倍。
在各大电商平台,
该品牌官方旗舰店血氧仪
分别为下架、无货状态。
同时,
市场上的血氧仪
均有不同程度的价格上涨。
12月13日,
有消费者花了59元下单了血氧仪
至今还未收到货,
目前同一链接的产品已经涨到了128元。
根据网友爆料,
某品牌血氧仪
“去年官网88购物节实际94元到手,
最近涨到299元”
在线上
其他医疗器械、药房等店铺中,
该品牌血氧仪的价格
在394-1123元不等。
出厂价翻倍涨
周先生表示,
“出厂价有所调整”,
“具体数字太敏感,
但可以说的是,
目前血氧仪的出厂价翻倍涨了。
产品排期基本在3-7天,
这还不包括快递的时间。”
12月28日
有消费者爆料
在某品牌官方旗舰店购买了一台制氧机,
包裹到家门口的中转站后
被商家临时召回。
该企业工作人员在解释中表示,
公司血氧仪并非恶意涨价,
是原材料涨价。
病毒学专家常荣山表示,
产能不足、原材料涨价等因素
导致了指夹式血氧仪价格上涨。
扩产能意味着工厂需要增加工人,
下游订单量增加后,
厂商需要向上游采购原材料,
也就是备货。
上游的原材料上涨
也会让厂家的成本增加。
尽管原材料、人力成本上涨,
但在这一波涨价中,
仍有炒作的水分。
据业内人士透露,
算上拿下医疗器械证的成本,
一个指夹式血氧仪的成本也就几十元。
智能手环能替代吗?
一仪难求让市场出现了替代品,
有消费者选择
含监测血氧功能的智能手环。
常荣山表示,
指夹式血氧仪是二类医疗器械,
内部带有红外传感器,
和智能手表上的传感器非常接近,
相对而言,
指夹式血氧仪比手表测得的数据
准确度要稍微高一点。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钟鸣表示,
“智能手表手环不是一个医学级别的,
所以很难讲在发热的时候、出汗的时候,
会不会对信号有影响,
或者是寒颤的时候、
血管收缩的时候
会不会有影响也不知道。
所以对于手环手表,
我觉得目前没有依据证明它是可靠的”。
多品牌智能设备的客服也表示,
智能手表“血氧”测量功能
仅能作为参考,
不建议作为医疗设备来使用。
政府出手,发血氧夹
对于提高血氧仪的覆盖,
政府部门已经有所举措。
日前,
北京市
卫健委、北京市医疗保障局联合发布
《关于进一步提升重症救治服务能力的通知》。
要求在加强社区对居家隔离康复人员摸排的基础上,
组织对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
发放血氧夹,
在家自测血氧,
明确简明监测预警标准。
消费者小刘表示,
其所在的社区正在组织血氧仪的团购,
价格为59元。
“这个价格还是可以接受的。”
专家:大部分人没必要买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王胜表示,
就新冠病毒感染而言,
绝大多数家庭
没有必要配备血氧仪。
他指出,
一般临床上
只有可能出现低氧血症的病人
才需要监测血氧饱和度,
比如重症肺炎病人。
对于没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普通人群来说,
监测血氧饱和度意义不大,
不需要跟风购买血氧仪。
北京胸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叶寰表示,
“并不是所有的感染新冠的人都要买。”
对一些高风险人群,
如肺间质纤维化、慢阻肺,
甚至肺部肿瘤等
有基础疾病的病人,
八十多岁、甚至九十岁高龄老人,
感染新冠了,
买一个简易的指脉氧仪,
还是有必要的。
推荐内容
-
世界快资讯丨香港至内地高铁1月3日起试运行 复运3日前售票
-
为什么快好了洗个澡病情会加重?转阴后复阳属于“二次感染”吗?
-
简讯:致20余名年轻人自杀、自残、抑郁、退学……这个“校园贷”涉黑组织终覆灭
-
什么是“白肺”?如何避免新冠感染出现肺炎?专家解答
-
宁波市纪委监委通报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
天天观天下!银保监会:银行保险机构应当建立消费者适当性管理机制
-
环球微动态丨郴州通报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
每日速讯:首趟列车,发车!
-
世界看点:什么是“白肺”?如何避免新冠感染出现肺炎?——国家卫健委组织权威专家解答防疫热点问题
-
当前关注:各地采取措施守护农村居民健康
-
【环球报资讯】一线直击:医生接力守护新冠阳性患儿
-
退烧药产量如何,购药和配送怎样保障?——工信部等多部门回应重点医疗物资生产保障情况
-
天天看点:湖北武汉武昌区开通24小时热线——康复咨询 服务居民
-
升温?有雨?长沙元旦假期天气……
-
今日要闻!转阴后为什么还是很累?身体恢复有个“时间节点”
-
西南地区多阴雨雪天气 弱冷空气将影响东北华北等地
-
物流保通保畅:监测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环比增长7.8%
-
兴泉铁路今天全线开通运营
-
全球快资讯丨元旦将至,机票酒店预订量上涨,有酒店价格已翻倍
-
2021年全国平均工资多少?哪儿的人最能“花”?数据来了
-
重庆东环铁路12月30日全线开通运营
-
热点评!京唐 京滨城际铁路今起开通运营
-
全球要闻:用心+智能,快递业迎战“双高峰”
-
临床专家权威解读:新冠感染及早识别救治需做好这几点
-
环球热议:未来几天 我国西南地区多阴雨雪天气
-
中国疫情防控是否放开太快?如何防控新毒株?官方回应
-
每日时讯!开封市中小学寒假安排公布
-
世界资讯:合肥启动重污染天气II级响应
-
环球快报:什么是“白肺”?如何避免新冠感染出现肺炎?国家卫健委组织权威专家解答防疫热点问题
-
元旦迎“新十条”后首个旅游高峰:主题乐园门票预定翻番,机票均价涨三成
-
世界短讯!“暴瘦株”“干饭株”为何出现?专家提醒:警惕新冠感染带来的消化道症状
-
天天热议:“双减”后,如何回应家长这些新期待
-
财政部:2023年积极财政政策将在五方面发力
-
12月未进行资格认证将停发养老金?西宁市社保局:纯属谣言!
-
世界今日报丨最后3天!这一“红包”,别忘了领
-
世界微动态丨外贸企业“出海”拓市场 收获大批客户 新订单
-
当前动态:企业迎来赶制订单生产旺季 开足马力提高生产进度
-
焦点信息:医保这一年:综合保障能力加强 惠及百姓民生
-
全球视讯!安徽省巢湖管理局原副局长金成俊一审获刑14年
-
全球今热点:【地评线】中安时评:粮田变“良田”,绘就乡村振兴好“丰”景
-
天天短讯!专访丨仝小林:立足“寒湿”,知常达变治新冠
-
每日聚焦:专家组成员下沉到分片科室 全科室投入 全身心救治
-
环球要闻:《北京市地震预警管理办法》将于明年3月1日起施行,学校医院车站应安装预警接收装置
-
安徽发布重污染天气省级橙色预警
-
安徽省公安厅原副厅长陈小平一审获刑11年半
-
退烧药产量如何,购药和配送怎样保障?工信部等多部门回应重点医疗物资生产保障情况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去世 在册在世幸存者仅存50位
-
世界微资讯!生态环境部:《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向社会征求意见
-
事关退烧药、抗原、血氧仪供应!工信部回应
-
世界速读:安徽铜陵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致4死1伤